电 话:020-82179791
020-85253103
邮 箱:swzl@zssyswzl.com
地 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600号科学楼8楼(天河院区)、广州市萝岗区开创大道2693号门诊3楼(萝岗院区)
2011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揭晓,来自加拿大、美国和卢森堡的三名科学家因在免疫系统方面的贡献获奖。一半奖励布鲁斯•巴特勒(Bruce A. Beutler)和朱尔斯•霍夫曼(Jules A. Hoffmann)在激活先天免疫方面的发现。另外一半奖励拉尔夫•斯坦曼(Ralph M. Steinman)对获得性免疫中树突细胞(DC细胞)及其功能的发现。
这项生理医学奖的颁发,是对斯坦曼的肯定,同时又是对自体免疫细胞治疗临床应用所取得疗效的肯定。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发布声明称,斯坦曼4年前就已经确诊患有胰腺癌,去世时享年68岁。声明同时透露,斯坦曼正是通过自己的研究成果延长了生命。
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对斯坦曼的去世感到震惊,诺奖原则上不颁发给已经去世的人。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审委员会随后确认了斯坦曼获奖结果。该委员会称,宣布本年度诺奖获奖者名单时,不知道斯坦曼已经去世。依照规定,诺奖得主如果在评审委员会宣布获奖名单之后去世,奖项有效;在宣布名单之前去世,尚没有先例。按照以往惯例,获奖者定于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出席颁奖仪式,领取奖金。诺贝尔基金会发言人表示,虽然斯坦曼已去世,但他获得的奖项不会被取消,奖金“将会转移为他的遗产,任由他的家人决定”。诺奖评委会的决定,使斯坦曼成为继埃里克•阿克塞尔•卡尔费尔特及道格•哈马绍后,50年来首位在去世后仍获诺奖殊荣的学者。
斯坦曼1943年生于加拿大,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学习生物学和化学获得学士学位后,曾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并于1968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70年起就职于洛克菲勒大学,他在1973年提出了树突状细胞的概念,其时他在赞威尔•A•科恩的实验室做博士后。1988年起任该大学免疫学教授,同时担任其免疫学和免疫疾病中心主任。洛克菲勒大学坐落于纽约,是世界闻名的生物医学研究中心,近几十年来已经造就了不少诺贝尔奖得主,很多重要的科学成就则诞生于洛大的实验室。斯坦曼发现的树突细胞,能够促使免疫反应进入下一阶段并将微生物清除出机体。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审委员会给斯坦曼等三位科学家的获奖理由是,他们“发现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革命性地改变我们大家对免疫系统的理解”。3人所为构成“合力”,对开发新型疫苗以及增强疫苗作用至关重要,不仅针对传染病,而且针对癌症。传统意义上,疫苗的作用,在于预防。而以3人所获研究成果为基础,新型疫苗着眼于以新颖手段治疗癌症,获称“治疗性疫苗”,旨在调动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发起“攻击”。另外,他们的成果有助于治疗一些炎症类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
斯坦曼的女儿亚历克西斯•斯坦曼说,父亲临终时不知道自己即将获得诺奖,但在他获诺奖的前一周,曾开玩笑说:“我知道为了获得诺贝尔奖我必须坚持挺下来。因为他们不把奖授予逝世者。”
我们知道在人体内都存在着一个免疫系统,此机体的作用在于可帮助人们抵御各种细菌和微生物的侵蚀。一旦人体的免疫系统受到损害,各种疾病也会随之而来。
如何来修复人体的免疫系统,便是目前癌症治疗所面临的首要问题。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是目前运用最多的癌症治疗手段,它采取主动免疫治疗与过继性免疫治疗的原理,为广大癌症患者带来了福音。
博伊特勒和霍夫曼所作贡献,是认定免疫系统中的“受体蛋白”,可确认微生物侵袭并激活先天免疫功能,构成人体免疫反应的第一步。斯坦曼所作贡献,是发现免疫系统中的“枝状细胞”及其在适应性免疫反应、即以自身调控方式适应并清除体内微生物过程中的作用,构成免疫反应的后续步骤。
DC-CIK治疗中的DC细胞是目前已知体内功能最强、惟一能活化静息T细胞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具备激活未致敏的初始型T细胞所需的3种信号,是人体内免疫反应的起始者。DC疫苗的目标在于诱导肿瘤特异性和长期持久的免疫反应,这种效应有助于清除术后微小残留病灶,防止肿瘤复发。
使用DC疫苗进行治疗的方法即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主动免疫治疗方法,是通过给患者回输能在体内激发抗肿瘤活性的DC细胞,以诱导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对肿瘤产生特异性和长期持久的免疫反应的治疗原理。过继性免疫治疗方法是通过给患者回输具有内在抗肿瘤活性的细胞,如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自体免疫细胞治疗在临床上通常是将DC与CIK进行联合治疗,以清除常规治疗后的微小残余和转移病灶,防治肿瘤复发和转移。
目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物治疗中心已从国外引进该项先进的肿瘤生物治疗技术,已临床应用于多种癌症领域,效果显著。
|
|